detail

ZHUCHONGYUN 2025夏季系列|物我相齐,是为逍遥

来源:嘉人网
ZHUCHONGYUN 2025夏季系列发布,物我相齐,是为逍遥。

中国品牌的文化身份构建,正在从表象的热闹回归深度的求索。在“大美不言,极简东方”的哲学下,ZHUCHONGYUN始终传递的信念在于,「东方」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或视觉符号,更是一种与世界相处的方式。

二零二四年,品牌借庄子《逍遥游》为题,以当代语境探索东方洒脱之谜:“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二零二五夏季系列由此延续,于北京郡王府上演的大秀及沉浸式游园体验,在「逍遥游」的意境中派生出「东方物语」新视角。

一。

万物竞生,

奔涌成夏。

我常想,东方一定是静默的吗?春若是脉络生长,夏便是整个世界都在巨大的能量中振动,岂是淡淡笔墨足以描绘?而ZHUCHONGYUN二零二五夏季系列的惊喜之处,就在于它呈现了一个热烈澎湃的东方。夏季的雷雨湍流,造就潮汐拍岸,生命野蛮生长。本季捕捉的,正是万物在这一时节中的能量密度。

最直观的是色彩。藤黄铺陈,如花如月,尽是完满。松石蓝、竹青色、朱红,与栀子黄相撞,组成名为“石趣焰影”的图腾,玉瓶清透,山石堆叠成趣,火焰藤缠绕如永燃不熄。这些明亮色彩都是物的回声,张力游走,还原夏的热烈饱满。就连那开在墨色信笺上的鸢尾也受到感染,虽为黑白,却难掩绽放之姿。

而最可感是材质。东方风土孕育出独属于东方的质感,或柔软,或光滑,或粗砺,诠释万物多元。未经加工的亚麻,色彩和微小的瑕疵感彰显原始格调;竹子被切割、破碎和蒸煮,提取为纤维,经处理后化为细丝,带来活络舒爽的穿着体验;更有贝壳、椰子壳、乌木等天然材质组成配饰,让人能够将一份可亲的原始感随身悉带。

在这二者之上,第三重意境借着工艺的桥梁,由自然之物向人造之物过度,不再分别彼此。圆形褶皱层层嵌套,荡漾在金色面料之上,是木之年轮也是水之涟漪。手工编织的盘花形成一件螺旋形状的罩衫,似海螺内部浑然天成的精密结构。鞋履如鸟巢,如树叶,许诺一次自在的行走。

整个系列中,丰盈的色彩、肌理、形态皆被凝练的设计手法承载,写意挥洒间构建出属于东方的夏日精神向度:饱满却不过溢。模特一一从眼前走过,万物蓬勃的生命力仿佛随之奔涌而来,组成夏的灿烂,却又荡开悠长韵味,激起宾客眼底与心中的光影绰绰。

二。

物语不言,

感而遂通。

借由这份酣畅淋漓,品牌希望我们关注的东方物语是什么?

如今,人们都爱到山中去,当时不觉,以为只是短暂地逃离和休憩罢了。但每每从自然回归城市,原始的能量从触碰过山石草木的那一寸肌肤开始,在身体中荡开,有些释放出去,有些则深深留存。才明白那时的风花水月虽未开口,我们却已听见了许多。

“万物有成理而不说。”这不言之理并非逻辑系统,而是东方语境中的生命秩序。就像树往上长,水往下流,花有开谢,月守盈缺。一块石头的“理”,是它在经年累月的时光里一步又一步地生出纹路与缺角,也生出立于风水之中的镇定之气。不会早也不会晚,更不会是另一种样子。

对人而言,这种属于物的智慧正变得愈加珍贵。世界正不可阻挡地朝更大更快的方向前去,可我们的身心仍遵循着古老原始的节律——成长、修复、创造,无一不需要时间的酝酿和季节的滋养。这种永恒的时差,或许正是现代焦虑的源头。而道家“观复”的智慧指引去我们体察万物运行的法则,观山水而自照,重新校准自身之“理”,再现从容。

只是若万物不言,我们如何知晓?ZHUCHONGYUN提醒我们,不是靠“听”,而是靠感。感通是一种被时代遗忘的能力,对“东方物语”的提出,就是要我们俯身,闭目,侧耳,碰触,从“信息代替感官”的状态里出走,恢复和世界的原始对话关系。

三。

物我共振,

逍遥应世。

本次大秀选址北京郡王府,这座清代王府旧邸现为北京市重点保护文物,布局规整,前殿后寝,宫门、正殿、翼楼、后寝、后花园错落有致,既具皇家园林的恢宏气度,又藏古典府邸的幽远静谧,是“大美不言,极简东方”理念的空间化具象。

携着感知万物的精神深入其中,一副生机和鸣的图景在眼前展开。红墙之下,树木已辞别春花,向着天空更高远的地方生长而去。光影灼热,万千梦境从时序的浅眠中醒来。风穿过厅堂,将藏于每个空间内的逍遥意境吹拂涌现,与寻找东方物语的宾客们满怀相撞。

一场游园后,建筑与服装,生命与工艺,交汇出能量的磁场,渐次唤醒五感,周身有了活力,心绪也波动充盈。由此我们感受到了在这个特定时代的特定季节里,ZHUCHONGYUN希望我们不仅感物之理,更与物共振。

这种物我关系是一种独属于东方的意境:“世界不是外在的,而是与我共鸣的。”人感于物,就是情绪与想象力被激发的瞬息,这一刻的波动始于微小,却蕴含巨大力量。这种被唤醒与照亮的生命体验,在当下这个过度理性的时代尤为珍贵,比宏大暴力的数据搜索,更能派生一个大宇宙。

当我们重新习得这种共振,便会如《诗大序》所写,“情动于心而形于言”。能量以此层层递传,终将化作行动,流入现实,刻进生命,应对这个世界。由此我们与物的关系,既有了向内的合一,也是有了向外的生发。

本次秀场邀请知名主持人李思思、青年舞蹈家董继兰、舞蹈家王媛媛、《我的阿勒泰》导演滕丛丛、《出走的决心》导演尹丽川、资深制片人戴莹等嘉宾与品牌好友亲临,聚集了一群正在实践这种东方哲思的女性。她们当中有文化的叙事者,也有风格的缪斯,更各自在生命的不同阶段中扮演着多元角色。周遭如季节流转,寒暑交替,而她们乘扁舟随波,在积累与表达、笃定与接纳的收放间悠然游世。当人的从容气韵与衣物交织,逍遥场内逍遥客,尽是一派洒脱景象。

回到东方物语的母题「逍遥游」。因万物以多元的形态和秩序存在,我们确认了两相映照的自我与自由。不辩大小,无为无待,是一种更深层次的在场。就像万物静默不言,却能生长出一个盛大的夏天。

感物中理于物外身,物我相齐又物我两忘,是为逍遥之境。

徐子深Mes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