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tail

第三届 RIMOWA(日默瓦)设计大奖评委名单正式公布

来源:嘉人网

德国科隆,2024年11月12日:RIMOWA(日默瓦)自1898年在科隆成立以来,始终秉持着不断定义创新与设计的精神。为延续这一精神,品牌欣然宣布第三届RIMOWA(日默瓦)设计大奖即将拉开帷幕,其旨在致敬德国历史悠久的设计创意文化,同时也是为更好激励年轻一代设计人才打造的年度竞赛。

RIMOWA(日默瓦)设计大奖以创新、包容和全球变革的价值观为基础,与德国各大设计院校合作,为学生与知名导师搭建桥梁,帮助他们将想法变为现实。今年,品牌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比赛,将与39所大学合作,邀请来自不同设计领域的知名人士组成了多元化的专家小组,为学生提供指导从而提高专业技能。

第三届设计大奖于2024年11月至2025年5月举行,并将于2025年春季在柏林为决赛选手举行颁奖仪式。“流动性”作为RIMOWA(日默瓦)的核心关注点,第三届RIMOWA(日默瓦)设计大奖仍将继续探索这一主题,这一主题在往届比赛中不断激发学生们的创新思维,从而诞生了众多高质量项目。该比赛鼓励学生在2024年12月10日前提交方案,并邀请参赛学生在考虑到流动性对全球的影响以及RIMOWA(日默瓦)坚韧、可持续和隽永的品牌价值观的基础上,自由地诠释这一主题。本次竞赛旨在创造一个包容性的环境,让青年才俊们有机会向由行业领袖组成的杰出评审团展示自己的作品,这些行业领袖正是RIMOWA(日默瓦)愿景与精神的化身。

今年的专家小组有幸邀请到柏林建筑工作室SUB创始人Niklas Bildstein Zaar、阿迪达斯全球设计高级副总裁Nic Galway和艺术学者兼法兰克福应用艺术博物馆(Museum Angewandte Kunst)策展人Mahret Ifeoma Kupka博士。此外,评委小组成员还包括柏林AAS Gonzalez Haase工作室的联合创始人Pierre Jorge Gonzalez和Judith Haase。评审团的其他成员还包括教育家、当代艺术策展人Ute Meta Bauer,他目前还担任南洋理工大学教授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当代艺术中心首席研究员,USM德国首席执行官Katharina Janku,和创立于2003年的柏林品牌MYKITA创始人兼创意总监Moritz Krüger,创立该品牌时他24岁。





从上到下依次为:Niklas Bildstein Zaar、Nic Galway、Mahret Ifeoma Kupka、

Pierre Jorge Gonzalez & Judith Haase




从上到下依次为:Ute Meta Bauer、Katharina Janku、Moritz Krüger

入选初赛的学生将有幸参与到一名主要评委的指导计划中,除此之外学生们还有许多与评委们交流的机会,使用专业工作空间进行项目开发,并获得必要的基础设施支持,以帮助实现他们的想法。RIMOWA(日默瓦)设计大奖将向入围决赛的7名选手颁发奖金,其中包括总冠军20,000欧元,特别提名奖10,000欧元,以及第三名至第七名选手每人5,000欧元。

2025 RIMOWA(日默瓦)设计大奖评审团成员:

RIMOWA(日默瓦)董事长Alexandre Arnault【荣誉评审】

RIMOWA(日默瓦)首席执行官Hugues Bonnet-Masimbert【荣誉评审】

SUB工作室联合创始人兼创意总监Niklas Bildstein Zaar

阿迪达斯全球设计高级副总裁Nic Galway

法兰克福应用艺术博物馆(Museum Angewandte Kunst)策展人Mahret Ifeoma Kupka博士

Gonzalez Haase AAS工作室创始人兼总经理Pierre Jorge Gonzalez&Judith Haase

南洋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教授、南洋理工大学当代艺术中心首席研究员Ute Meta Bauer

德国USM首席执行官Katharina Janku

MYKITA品牌创始人兼创意总监Moritz Krueger

2025RIMOWA(日默瓦)设计大奖合作高校

德国汉堡品牌应用技术大学(Brand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 Hamburg)

富克旺根艺术大学(FolkwangUniversität der Künste)

代根多夫应用技术大学(Technische Hochschule Deggendorf)

基尔艺术学院(Muthesius Kunsthochschule Kiel)

德国卡尔斯鲁厄国立设计学院(Staatliche Hochschule für Gestaltung Karlsruhe)

萨尔造型艺术学院(Hochschuleder Bildenden Künste Saar)

安哈尔特应用技术大学(Hochschule Anhalt)

柏林艺术大学(Universität der Künste Berlin)

奥托·冯·格里克马格德堡大学(Ottovon-Guericke-Universität Magdeburg)

维斯马应用技术大学(Hochschule Wismar)

马格德堡应用技术大学(Hochschule Magdeburg-Stendal)

波茨坦应用技术大学(Fachhochschule Potsdam)

施瓦本格明德设计学院(Hochschule für Gestaltung Schwäbisch Gmünd)

柏林SRH应用技术大学(SRH Berlin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

斯图加特国立造型艺术学院(ABK Stuttgart)

德国伍珀塔尔大学(Bergische Universität Wuppertal)

德国茨维考西萨克森应用技术大学(WestsächsischeHochschule Zwickau)

德累斯顿应用科技大学(Hochschule für Technik & Wissenschaft Dresden)

奥芬巴赫设计学院(Hochschule für Gestaltung Offenbach)

南威斯特伐利亚应用技术大学(Fachhochschule Südwestfalen)

亚琛应用技术大学(FH Aachen)

汉堡美术学院(Hochschule für Künste Bremen HFBK Hamburg)

特里尔应用技术大学(Hochschule Trier)

普福尔茨海姆应用技术大学(Hochschule Pforzheim)

罗伊特林根应用技术大学(Hochschule Reutlingen)

柏林白湖美术学院(Weißensee Kunsthochschule Berlin)

魏玛包豪斯大学(Bauhaus-Universität Weimar)

哈雷艺术和设计学院(Burg Giebichenstein Kunsthochschule Hal)

慕尼黑艺术学院(Akademie der Bildenden Künste München)

斯图加特媒体学院(Hochschule Macromedia Stuttgart)

杜塞尔多夫应用技术大学(HochschuleDüsseldorf)

霍夫应用技术大学(Hochschule Hof)

柏林传媒应用技术大学(Media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 Berlin)

杜塞尔多夫彼得·贝伦斯艺术学院(PBSA Düsseldorf)

科隆工业大学(Technische Hochschule Köln)

国际应用技术大学(IU Internationale Hochschule)

多特蒙德应用技术大学(Fachhochschule Dortmund)

科堡应用技术大学(Hochschule Coburg)